输血后肝炎
文章简介:输血后肝炎,大家对这个问题熟悉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输血后肝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淋巴瘤患者在治疗的时候有时要输血,但是患者在输血时要严格的掌握输血的适应症,以免多次输血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那么有的患者在输血后会患上肝炎,这是怎么回事呢?如何才能预防输血后肝炎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输血后肝炎是怎么回事?
病 人输血或应用血制品后出现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学标志或有明显肝炎临床表现者,称为输血后肝炎。其发病率约2.4%~27.3%。本病为病毒传染,以乙型肝炎 及丙型肝炎为主。因为献血员鲜血前常规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则不准其献血,这样输血病人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就明显减 少了;
而目前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尚未列入常规,所以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相应的就有所提高,据国内报道,丙型肝炎约占输血后肝炎总数的 13.0%~19.7%。
如何防治输血后肝炎?
为 了减少输血后肝炎的发生率,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合理选择输血适应证:尽量避免输血及血液制品,把输血及血液制品减少到最低限度。
2献血员的筛选:因为乙 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方法的建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献血员已得到限制,从而减少了乙型肝炎的发生;目前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也已初步用于献血员的 筛选。
3注射乙肝疫苗:对经常输血的受血者,预先注射乙肝疫苗或输高效价乙型免疫球蛋白,可减少乙型肝炎感染。
输 血后肝炎的治疗,可以采用皮下注射,每周3次,共36周。有报道对输血后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GPT)持续增高1年以上的病 人,经治疗4周后,约有半数血清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12周后,有67%转为正常。未经干扰素治疗的,在此期内无1例恢复正常。
因此,患者在需要输血是一定要谨慎,能不输血则不输血,因为有的时候输血会给你带来输血后肝炎。虽然输血后肝炎是可以治疗的,但是他也增加了患者患肝癌的几率。这样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患者需谨慎。
(责任编辑:编辑102)
- 上一篇:淋巴瘤病情转移
- 下一篇:淋巴瘤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