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28岁男子阑尾炎术后死亡 家属再被告知死者患有淋巴瘤
文章简介:蚌埠28岁男子阑尾炎术后死亡 家属再被告知死者患有淋巴瘤,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对于蚌埠市固镇县任桥镇居民刘晴晴来说,度日如年一般的煎熬。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对于蚌埠市固镇县任桥镇居民刘晴晴来说,度日如年一般的煎熬。她怎么也想不到,丈夫徐祥的生命,会在28岁的年纪戛然而止。在她眼中,阑尾炎并不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疾病,却意外地成了丈夫生命里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出生于1988年的徐祥,终究没有迈过29岁的门槛,在离春节仅有四天的日子,他抛下妻儿父母,撒手而去。妻子刘晴晴说,噩运从去年11月初开始,因为腹部持续疼痛,丈夫被镇卫生院诊断为阑尾炎。然而,连续的输液治疗后,腹部疼痛的症状并没有彻底消失。经过两家医院确诊后,2016年11月21号,又回到固镇县任桥镇卫生院进行手术治疗。
让家人担心的是,从阑尾切除手术后的第二天开始,徐祥就出现了持续发烧的症状。尽管医生一直给予抗炎治疗,但发烧的症状持续反复。经过B超检查,徐祥的腹部被发现存在积液、混合性包块等异常情况。
发现这一异常情况后,家人非常着急,当天夜里就将徐祥送到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再次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右下腹微量积液伴淋巴结肿大”。
随后,徐祥又回到了镇卫生院,医生再次给予抗炎治疗两天,徐祥退烧后出院。然而出院后很快又出现了发烧的症状,在咨询医生用药后,发烧的情况仍旧反复出现。徐祥的家人说,由于在镇卫生院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和有效的处理,今年元月14号,他们将徐祥又一次送到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这一次住院,尽管医生安排了多项检查,但反复发烧的原因却一直没有明确,始终是“待查”。
因为检查发现了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在会诊后,徐祥就被转入呼吸科进行抗感染治疗。然而,在转到呼吸科的第二天,他又出现了大量血便症状,随即被转进重症监护病房。两天后徐祥被送入急诊外科剖腹探查出血源,并进行了手术。不幸的是,手术并未挽回徐祥的生命,他最终撒手人寰。
刚刚28岁的徐祥,如此突然地与家人生死两隔。医生的诊断明明是“急性阑尾炎”,没想到,阑尾手术后刚刚两个月的时间,人突然就没有了。悲痛欲绝的家人实在难以接受,他们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就在家属提出质疑的同时,大年初三,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告诉了他们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在医院方面提供的这份病理诊断报告单上,患者徐祥送检的标本被诊断为“回盲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溃疡型”。由于没有看到完整的病历,家属对这一结论目前并未完全接受。即便面对院方提供的这个新的诊断结果,家属仍旧对之前的治疗措施提出了看法。
针对患者家属提出的疑问,记者也找到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患关系科副科长李家鑫在接受采访时,否认患者是在医院内死亡。据他介绍,结肠切除手术后,患者再次大出血,由于生命抢救无望,最终家属放弃了治疗,选择出院回家。正因为如此,患者的出院小结中,并没有患者死亡的记录,也不可能有死亡原因的相关说法。
对于患者住院期间所采取的治疗措施,李家鑫副科长表示,由于涉及患者隐私和医学专业技术,他不便于给出具体的解释和说明。但他表示,如果患者家属确实存在疑问,可以向医院反映,甚至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司法鉴定。
除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患者家属也对镇卫生院“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结果及治疗过程提出了种种质疑。对此,固镇县任桥镇中心卫生院为徐祥主刀阑尾切除手术的李先才医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否认“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结果存在失误。
不过,对于患者术后的B超检查发现腹部有包块和积液,李先才副院长并未否认。他解释,包块实际并不存在,是由于设备因素和医生的经验不足造成了误判。患者后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所做的检查也证实,腹部并不存在包块,只是淋巴结肿大。
在他看来,患者术后的持续发烧以及最终因为大出血导致死亡,并不是阑尾手术直接造成的,而是因为患者有其他疾病。不过他认为,这已经超出了乡镇卫生院的能力范围。与此同时,他表示,事情发生后,卫生院已经与家属进行了当面沟通,但最终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后期他也希望患者家属,通过法律途径进行鉴定。
一个28岁年轻生命的离去,无疑是令人痛心和惋惜的,但逝者已矣,我们希望家人节哀。令人赞赏的是,尽管家属提出了种种质疑,但整个过程中并没有采取任何非理性的行动,而是坚持据理力争,依法维权。记者了解到,目前死者家属已经同意进行司法鉴定。
(责任编辑:编辑102)
- 上一篇:淋巴瘤分期又是怎样的呢?
- 下一篇:大连:5岁的娃娃患毒性淋巴瘤双腿腐烂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