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的发病年龄提前,要当心染发剂、防腐剂和电磁辐射
文章简介:淋巴瘤的发病年龄提前,要当心染发剂、防腐剂和电磁辐射,此前,有统计数据显示,淋巴瘤已经成为最近10年全球发病率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平均每9分钟就有1个新发淋巴瘤病人,我国每年也会新增患者约2.5万人。
近年来,不少名人相继被诊断为“淋巴瘤”,香港实业家霍英东曾罹患淋巴瘤,香港著名作词人林振强、央视播音员罗京、女演员李钰、台湾歌手阿桑等大众熟知的明星都因淋巴瘤相继离世,引起人们对淋巴瘤的重视。
此前,有统计数据显示,淋巴瘤已经成为最近10年全球发病率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平均每9分钟就有1个新发淋巴瘤病人,我国每年也会新增患者约2.5万人。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淋巴瘤的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目前以30-45岁的中青年人为主,且以男性偏多。据中国淋巴瘤研究协作组(CLSG)2010年报告国内24家医院10002例淋巴瘤病例统计数据显示:恶性淋巴瘤的发病中位年龄为54岁,男女患者比例为1.6:1。
发病原因是什么
恶性淋巴瘤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某些感染因素、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很可能是近年来淋巴瘤发病率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做过一项调查,乙肝病毒感染者比普通人患淋巴瘤的比例高30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患淋巴瘤比例也比普通人高。
.大量调查表明,频繁使用化学染发剂染发,可能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引发淋巴瘤。饼干、蛋糕等包装食品,大多含有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防腐剂,也值得警惕。现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年轻人工作压力增加,长时间处在手机、电脑等电磁辐射下,机体处于疲劳作战状态,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可能增加淋巴瘤的发病几率。
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约半数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皮疹、瘙痒等全身症状。淋巴瘤早期症状十分隐匿,容易被忽视。日常生活中,如果一段时间出现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发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咳嗽、扁桃体肿大、头疼等“感冒” 样症状,就需警惕患上淋巴瘤的可能性。出现以上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早期明确诊断、准确临床分期、恰当的治疗方案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前提。
淋巴瘤的发病部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与其他肿瘤相比,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分型更为困难。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和预后差别非常显著。在淋巴瘤诊断明确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对疾病进行尽可能准确的分期。一般来说,常规分期检查包括B超、CT、骨髓穿刺,部分患者还需要做腰椎穿刺。值得一提的是,PET/CT是当前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它不仅能够显示肿瘤病灶的大小,还可以显示肿瘤内部的代谢活性,对淋巴瘤的诊断分期,PET/CT具有较好的判断价值。
(责任编辑:编辑102)
- 上一篇:识破淋巴瘤的伪装预防淋巴瘤的发生
- 下一篇:淋巴瘤患者呈低龄化的趋势 三大途径可加…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