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患淋巴瘤女工的人生
文章简介:一位身患淋巴瘤女工的人生,七年前的6月,刚生下孩子不久的年轻绘图技术员谢艳,经医院检查患上了淋巴瘤,突降横祸,丈夫带着女儿离她而去,那年她才28岁。
七年前的6月,刚生下孩子不久的年轻绘图技术员谢艳,经医院检查患上了淋巴瘤,突降横祸,丈夫带着女儿离她而去,那年她才28岁。遭受病魔和家庭双重打击的她,没有被病魔击倒,也没有在失去家庭后而沮丧,而是勇敢面对人生,一步一个脚印走人生,在2010年7月拿到了本科文凭,在2015年被评为测绘工程师,2016年获得了年末考核为优和先进工作者两项荣誉称号,成为省地勘局418队青年女工中的佼佼者。
谢艳出身于地质世家,爷爷、爸爸、妈妈都是地质队员,从小就受到地质熏陶的她,中专毕业后也投身到了地质行业这个大熔炉中,成为一名绘图技术员。她深知,作为一名电脑绘图人员,图上一个错误,都可能给地质工作带来小的误导。因此,她把绘图工作看成是地质找矿的一部分,工作中无小事,把每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她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三勤三多”的工作经验,一是手勤多干。她在每次接到一个新的绘图项目时,她都会先把图纸多看几遍,把自己的思路整理一遍,理清生产作业步骤。正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她承担的绘图项目基本没有返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二是口勤多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绘图使用的生产方式、方法也随时更新,在软件操作过程中,在绘图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碰到不懂的多问、多记,不仅记在脑子里,而且记在笔记中。三是眼勤多看。用眼去仔细检查做的每一项成果,在提交每一幅图前,她都自己先自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处理问题过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使自己从一个不懂地质技术的人到现在发现问题能及时修正。一晃谢艳已在电脑绘图这个岗位上锤炼了15年,绘制的图件达到了8000多张,但很少出现差错,更不要说返工了。她绘制的图件又快又好,深受地质人员的好评。
祸从天降得重病
2009年6月,年轻貌美的谢艳正处在做母亲的喜悦中,突然一天感到身体不适,赶忙去医院检查,谁知被检查患了淋巴瘤。检查结果一出来,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么年轻的她怎么会得这种病呢。是不是医生检查有误?她随即到长沙几家大医院确诊,而检查结果同样。想着自己这么年轻,人生才刚刚开始,就得了这种可怕的病,她惊呆了。大家得知她的病情后,都为她捏了一把汗,认为命运对她不公平。于是,她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去长沙权威医院治疗。在那段时间里,单位的领导和她的同事,都去医院看望她,从而给了她战胜病魔的勇气和毅力。经过医院一系列的治疗,她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身体也得到了很好的康复。谢艳想,自己治病耽误了半年多的工作时间,不能再浪费时间了,应该回到工作岗位上。她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当时她所在的队地勘院领导,领导一句“只要你自己觉得身体可以适应,我们很欢迎你回来”。于是,2010年1月1日,谢艳在反复权衡后,又回到了她久别的工作岗位上,回到了地勘院这个群体的怀抱中。
忘我工作受人赞
2010年6年,队地勘院接到了省国土资源厅省级管理核查数据库图件入库的项目任务。60个地质项目、几百张图件,这个任务交到她的身上,要求半年完成。这是一个谢艳从来没有涉及过的新领域,时间紧,图件繁杂,连安排工作的领导心里都没有底。谢艳果敢地把任务接了下来,在那段时间里,不论白天黑夜,还是节假日,她一头扑在工作上,甚至连她还在吃药的身份也全然忘了,还经常往返于娄底长沙两地收集资料。在她的努力下,按时按质按量圆满地完成了地质项目数字化数据库,并拿到了专家一次性评审通过意见书。
每年的项目立项和报告提交是制图室最忙的时候,时间紧迫,图纸又多。为了使立项材料和报告能及时提交,她带领同事经常加班加点,早已把自己生病、吃药的事推到了九霄云外。她提交或参与的多项成果报告,先后获得了省地勘局、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奖励。如今,她面对新的工作任务都能得心应手,现已熟练地掌握了多个绘图软件及办公软件,并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优秀论文。一晃谢艳患淋巴瘤已经过去了七年多,她克服了身体不适等多方面的困难,顶着家庭带来的压力,用自己制图的人生追求,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年年超额完成了绘图定额工作任务,令大家无不为她竖起大拇指。
谢艳这位曾经患过淋巴瘤的女工,却有一个健康向上的胸怀,她工作之余,积极参加队组织的主持人选拔赛、“三八”妇女节广场舞比赛、广播体操比赛等活动,去年还参加了娄底市举办的万人健身长跑赛。她非常感恩她的父母,感恩她的领导和同事,有一颗感恩的心,从而使她人生变得更加充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健康并快乐着,在绘图的世界里收获了大家的认可,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责任编辑:编辑102)
- 上一篇:公众对淋巴瘤认知存在的三大误区
- 下一篇:常见的淋巴瘤因素有哪些?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