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关注
  • 淋巴瘤治疗
  • 淋巴瘤预防
  • 淋巴瘤常识
  • 淋巴瘤检查
  • 淋巴瘤资讯
  • 特色疗法
  • 康复病例
  • 推荐医生
  • 身体病了 要注意淋巴发出的信息

    文章简介:身体病了 要注意淋巴发出的信息,流鼻涕,十有八九是被感冒缠身;夜间尿频,可能是被前列腺疾病盯上……生活中,身体会用各种各样的症状来提示我们“生病了”。

    流鼻涕,十有八九是被感冒缠身;夜间尿频,可能是被前列腺疾病盯上……生活中,身体会用各种各样的症状来提示我们“生病了”。其实,人体内有许多对疾病敏感、能及时发出“信号”的器官,淋巴结就是其中的一种。

    然而,淋巴却很“脆弱”,一旦淋巴细胞出了问题,就可能患上各种疾病,甚至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早起症状十分隐匿,被称为“最会伪装”的癌症。已故著名播音员罗京、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的漫画家熊顿均患淋巴癌……如果能及时发觉淋巴结的细微变化,就能及早揪出疾病,不给疾病可乘之机。

    A

    维护体内环境“整洁有序”

    你相信吗,一个人,只是因为摔了个跟头,接着连续几天出现了“感冒”的症状:乏力,高烧,食欲减退。后来呢,居然命运夺走22岁青年的生命。为什么会这样,在感到诡异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其中的真实原因是怎样的呢?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名220斤的大胖子。

    220多斤的体重,此前从未感觉身体有异常。可是在摔倒、“感冒”以后,胖胖越来越消瘦、虚弱,并出现呼吸窘迫、各器官衰竭的情况。接着病情急转直下,出现了呼吸窘迫、行走困难、肺部感染、各器官衰竭的情况。尽管后来他的父母用筹得的16万善款送胖胖到医院治疗,但最终还是没办法挽回胖胖的生命,22岁正值青春的胖胖因病重不治,离开了爱他的家人和朋友。

    大家一定很不解,为什么一个“感冒”最后竟能夺取一个年轻人的生命?医生给出了答案:经过血液、骨穿等多日的检测,在进行淋巴病理检查后,医生最终确诊胖胖患的是恶性淋巴肿瘤,而且已经是晚期。所以说,摔倒并不是导致胖胖患病的原因,因为一般感冒都伴有流鼻涕、流眼泪等症状,如果只是单纯乏力、高烧就不是典型的感冒症状了,这时候就应该引起注意,尤其是对于年轻人,不要仗着自己身体素质好一点就硬撑。

    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他们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维护着机体内环境的“整洁有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石远凯教授比喻说,蚕豆状的淋巴结成群地分布在淋巴管汇集的部位和静脉周围,筑起了保护人体健康的“防御性长城”。

    另外,除毛发、指甲、角膜以外的其他组织和器官,如胃肠道、支气管、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皮肤、甲状腺等也广泛分布着大量的淋巴组织,共同组成保护人体健康的淋巴免疫系统屏障。

    “免疫系统就像人体的‘军队’,及时清除身体内发生突变或癌变的细胞。一旦免疫功能出现紊乱,癌变细胞就有机可乘。”石远凯说。

    淋巴瘤,是来源于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淋巴细胞是免疫细胞,相当于我们体内的护卫队,因此,淋巴细胞出现恶变,会让人体面临无人守卫的局面,免疫力低下,很多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根据国际淋巴瘤会议报道的数据,全球每9秒就有一个淋巴瘤新发病例。还记得著名的创业导师李开复、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的熊顿、年轻演员徐婷……他们都患上了该疾病。

    B

    淋巴结肿大要警惕

    今年24岁的小周去年刚参加工作,最近几个月以来,小周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烧。每次持续三四天,吃药打针也没什么效,但没多久就会自动痊愈。小周以为是工作疲劳所致,也没怎么放在心上。直到最近,小周洗澡的时候发现自己脖子和锁骨有些硬硬的小肿块,到医院一检查,血液报告表明小周得了恶性淋巴瘤。

    石远凯透露,目前淋巴瘤的发病率出现了不断升高的趋势,我国每年新增患者约2.5万人。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年递增率达到3%-5%,是所有恶性肿瘤中增长速度最快的。

    “淋巴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目前以30-45岁的中青年人为主,且以男性偏多。”石远凯表示,淋巴系统是人体很重要的免疫组织,青壮年时期的免疫系统处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外界的变化,因此容易产生恶性改变。“另外,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心理压力大、工作压力增加、生活不规律以及过度疲劳等都是淋巴瘤的发病诱因之一。”

    罗京生前曾表示,自己“虽然干了这么多年,始终感到相当大的压力”。他用“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每天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在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

    2009年9月,李开复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一路创业下来,李开复给自己的压力过大,经常处于疲劳作战的状态,导致免疫功能下降,降低了防御外来病毒及自身体内细胞癌变的敏感度,患癌症的概率因此而大大提高。

    石远凯提醒,预防淋巴瘤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在凌晨零点到3点务必休息,如果熬夜,免疫系统就没有办法得到休息,容易引发淋巴瘤。

    “癌症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治愈。”石远凯说,“淋巴瘤最早从淋巴结开始,表浅的淋巴结发病最多。如果出现表浅淋巴结肿大,就要提高警惕了。”

    “淋巴瘤并非绝症,早诊早治+标准规范+坚持不懈,完全可以获得治愈。除了早发现、早确诊之外,分型是否准确,首次治疗是否规范,是决定淋巴瘤能否有效控制并最终得到治愈的关键。”石远凯强调,90%的淋巴瘤复发和转移主要发生在头5年内,因此,定期随访非常重要。

    一般定义上来说,肿瘤的“治愈”概念与“5年无病生存率”相关。长期观察发现,肿瘤患者完成治疗后如果平稳度过第五个年头,其存在肿瘤复发的概率不到10%,此时可被认为已治愈。“虽然不同亚型的淋巴瘤治疗效果的差距还很大,但总体疗效已有很大提升,并且已成为少数能治愈的癌症中,治疗效果最好的恶性肿瘤之一。”石远凯介绍。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免疫治疗、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目前,大部分淋巴瘤患者仍然首选化疗。石远凯指出,如果同时使用3-5种化学药物联合治疗,可使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70%-80%;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40%-50%。而放疗则能消除体内巨大肿块和化疗后的残留肿块。石远凯再三强调,如果能做好规范化的诊断与治疗,50%-60%有望获得治愈。

    C

    小小淋巴结 健康“探测器”

    张女士在女儿两岁时,一次洗脸中偶然发现女儿耳后靠近颈部处每侧都能摸到一个“黄豆粒”大小的硬块,还可以上下滑动。由于近年来儿童白血病、淋巴瘤等报道越来越多,张女士很惊慌地带女儿去看医生。医生检查后告诉她这两个“黄豆粒”应该是孩子不久前扁桃体发炎后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不用太多担心。

    半年过去后,张女士再摸女儿的两个“黄豆粒”,发现仍然在那里,她感到很不解,为何扁桃体炎好了这么久,肿大的淋巴结还不消退呢?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沈振宇解释,淋巴系统是我们人体对抗疾病的防御系统,淋巴结相当于警察局,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负责不同区域的防御。当孩子出现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等,附近的淋巴结就会肿大,调动淋巴细胞与细菌、病毒作战,这时如果按压肿大的淋巴结,孩子会叫痛。但炎症消退后,肿大的淋巴结不会马上消退,可能会持续几天或几个月,甚至超过一年,不过这时再按压淋巴结,孩子则不会有痛感了。

    正常人体的淋巴结像米粒一样大小,它们质地较软,光滑且可移动,很难触摸到。如果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质地变硬或变软、破溃或触及波动等,实际上就是机体通过淋巴结向我们发出了疾病警报。

    当然,不同部位的淋巴结异常往往预示着不同的意义:

    1、颌下淋巴结肿大

    多与口腔、面颊部炎症相关,在鼻、咽、扁桃体等上呼吸道细菌感染,以及结核、白喉、猩红热等疾病时常见。

    2、耳前淋巴结肿大

    常由眼睑、颊、耳颞部发炎引起。

    3、枕部淋巴结肿大

    枕部即我们常说的“后脑勺”区域。多见于头及头皮疾病,也可见于风疹、麻疹等疾病。

    4、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消化道肿瘤转移,如:胃癌、肝癌、胰头癌、胰体癌。

    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可见于支气管肺癌、食道癌的淋巴结转移。

    5、腋下淋巴结肿大

    常见原因多是乳房、上肢、肩背部出现炎症,或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

    6、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多是下肢、下腹部、外阴部炎症,或腹腔肿瘤的淋巴结转移。

    7、腘窝淋巴结肿大

    腘窝是指膝后区的菱形凹陷。多由足或小腿部位的皮肤炎症引起。

    需要重视的是,各部位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表面光滑,质地较韧,抗炎治疗无效时,要高度警惕淋巴瘤的可能。

    小贴士

    一个手法

    自查淋巴健康

    多数部位的浅表淋巴结可以通过触摸进行自检,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的淋巴结。

    检查方法可以可概括为一个手法:

    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滑动)。

    滑动的方式应取相互垂直的多个方向或转动式滑动。通过触摸自检,可尽早发现淋巴结的异常。

    特别是淋巴结明显肿大或迅速变大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当然,即便发现淋巴结肿大也不要过分担心,多数炎症性的淋巴结肿大,通过抗炎治疗可很快好转。

    如果抗炎治疗无效或伴有原因不明的高烧,特别是伴有消瘦时,有可能是癌症预警,要及时排查。

    两草入汤

    给淋巴结消炎

    淋巴相当于我们身体免疫系统的前哨兵,当身体某部位出现炎症,邻近的淋巴结就去“冲锋杀敌”,他们自身往往就会肿大,轻者局部疼痛,重者红热化脓,甚至引起全身发热。中医认为此病属于“痰火核”范畴,多由于脏腑积热,加之外感风邪或饮食不节导致脾失运化,气滞、痰湿、火毒郁结化热所致,因此治疗以清热化痰解毒为主。广东省中医院外科养生专家、名老中医蔡炳勤教授在临床上多用古方消疬丸(猫爪草、夏枯草、玄参、浙贝等)加减,并辅以食疗方。食疗方面,他主张用猫爪草、夏枯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食疗方。

    取猫爪草、夏枯草各50克,罗汉果1/3个,切成小块,猪瘦肉200克,切成小块,一起煲汤,加少量盐调味,喝汤吃肉。猫爪草具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的功能,在治疗肿瘤、淋巴结等疾病上表现突出。夏枯草性寒,味辛、苦,归肝胆经,可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搭配瘦肉和清热解毒的罗汉果,既中和了猫爪草、夏枯草之苦,又提高人体免疫力,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大法,很适合急性淋巴结炎早期的辅助治疗。

    ■认识淋巴

    形态:

    淋巴结是淋巴系统中一些大小不一、形如蚕豆的组织,正常人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它们表面光滑、柔软,遍及全身各个部位。

    位置:

    大多数都位于人体的浅表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最多,并集结成群。

    功能:

    通过淋巴管收集人体各处的淋巴回流,过滤淋巴液、消灭细菌、清除细胞残屑等异物。

    (责任编辑:编辑102)

    推荐 标签 关键词

    动态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