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关注
  • 淋巴瘤治疗
  • 淋巴瘤预防
  • 淋巴瘤常识
  • 淋巴瘤检查
  • 淋巴瘤资讯
  • 特色疗法
  • 康复病例
  • 推荐医生
  • 远离淋巴瘤 调整生活方式 留意早期症状 别怕有创检查

    文章简介:远离淋巴瘤 调整生活方式 留意早期症状 别怕有创检查,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诊时应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包括淋巴结肿大首次发现的时间与以后的增长速度,有无伴随全身症状,有无家族史、既往史。医生会进行全面体检,并特别注意淋巴结肿大的部位,有无肝、脾肿大以及皮肤损害的情况。还会选择适当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对淋巴结肿大的可能病因做出评估。

    淋巴结肿大不等于肿瘤

    在淋巴瘤科门诊,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因为“淋巴结肿大”而就诊,认为自己可能得了淋巴瘤。针对此类担心,天津市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科主任张会来解释,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炎症反应,如急性和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等;第二类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第三类是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瘤。很多疾病都能引起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淋巴瘤。

    同时,张会来还提醒市民,当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时候,不要过度紧张,但也不

    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诊时应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包括淋巴结肿大首次发现的时间与以后的增长速度,有无伴随全身症状,有无家族史、既往史。医生会进行全面体检,并特别注意淋巴结肿大的部位,有无肝、脾肿大以及皮肤损害的情况。还会选择适当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对淋巴结肿大的可能病因做出评估。如淋巴结肿大的原因经各种检查仍未明了,即应考虑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包括淋巴结针吸活检、淋巴结摘除病理活检。

    结外淋巴瘤误诊率较高

    发生于淋巴结的淋巴瘤被称为结内淋巴瘤,而发生于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瘤则称为结外淋巴瘤。

    张会来介绍,结外淋巴瘤是指发生于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瘤,其发生率、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临床预后等均有其自身特点。结外淋巴瘤约占恶性淋巴瘤的30%,

    原发胃肠道的淋巴瘤占了结外淋巴瘤的一半,其余可见于皮肤、皮下组织、涎腺、甲状腺、鼻腔、扁桃体、乳腺、骨、脑、肺、框内、睾丸、肝、脾、卵巢等。

    由于结外淋巴瘤首发部位分布广泛,几乎可以发生于全身各部位,所以结外淋巴瘤更加容易误诊。

    防范肿瘤君

    想预防先改变不良习惯

    就现在病情发展人群来看,淋巴瘤在中青年人群中尤为高发,这对于家庭以及社会的创伤更为严重。因此,如何预防淋巴瘤是人们更为关心的问题。而淋巴瘤与很多恶性肿瘤相似,都可归为生活方式病,肿瘤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生活中很多小细节就可能导致淋巴瘤的发生,例如不规律的生活习惯、长期的劳累及压力过大,都会使患淋巴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张会来介绍,淋巴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卫体系,能够制造白细胞和抗体、滤出病原体、参与免疫反应。抗击外来病原时,会造成

    大量的消耗,一般会在夜晚人体睡眠时进行恢复。年轻人的免疫系统处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外界的变化,若是人体处于精神和肉体的疲劳、重压状态下,免疫机能会大大削减,同时过度劳累还会导致血液透支,由于某种代偿机制,淋巴系统需要自动调节补充,导致淋巴无限增生,加大癌变风险。

    所以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避免长期熬夜,应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且工作时不应过度紧张。保证每周都有一定的时间到户外进行适当的活动,以锻炼身体、调适心情。

    确诊淋巴瘤切检最直接

    与人们听闻淋巴瘤而色变大相径庭的是,由于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更新,淋巴瘤的治疗日趋规范合理,无论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都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以最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例,早期患者的治愈率已经达到50%以上。

    在淋巴瘤的早期诊断中,B超、CT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是最常用的方式。张会来强调:“确诊淋巴瘤过程中,切检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但临床中很多患者因有创检查而感到恐惧,一再延误诊断。”除此之

    外,患者还需要注意的是,淋巴瘤治疗结束后不能掉以轻心,仍然需要定期复查。治疗结束后前两年复发的风险比较高,复查的频率要高一些,通常3至4个月复查一次,两年后可半年复查一次,五年后可改为每年复查一次。虽然通常把治疗后五年不复发作为肿瘤临床治愈的判断标准,但不同类型淋巴瘤之间的差别比较大。例如惰性淋巴瘤由于不能根治随时都可能复发,而伯基特淋巴瘤在治疗结束一年后就很少复发了。

    发现肿瘤君

    发现早期信号及时检查

    淋巴瘤的治疗效果部分取决于早期诊断是否及时,由于淋巴瘤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往往被患者忽视,这给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疾病带来很大的困难。

    张会来提醒市民,一旦感到有不明原因

    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或出现淋巴结肿大伴有发热,不明原因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并伴有皮肤瘙痒、多汗、消瘦等,这些可能就是恶性淋巴瘤的早期信号,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

    化疗后居家护理很重要

    肿瘤病人化学治疗过程长,病人在居家期间,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外,饮食更应引起重视。患者进行化疗后,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进食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多样化膳食(植物性食物占饭菜的2/3以上),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可选择瘦猪肉、牛奶、鸡蛋、家禽、豆类食品等。

    2.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油菜、菠菜、小白菜、西红柿、山楂、鲜枣、猕猴桃等。

    3.饮食应注意增加食品花样,保证色香味俱全,清淡可口,以利于提高食欲。

    4.应多吃煮、炖、蒸等易消化的食物,

    少吃油煎食物,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白薯、韭菜、生葱、生蒜、芹菜等。

    5.化疗期间,病人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可吃枸杞、红枣、黄鳝、牛肉等有助于增加白细胞的食物。

    6.可食用含铁多的食物,目的是预防和纠正贫血,根据病人的喜好选择动物肝、动物血、菠菜等。

    7.进食时心情要愉快,不忧虑、不生气,既可增加食欲,又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利于营养的摄取和健康的恢复。

    8.血象低者可进食补血食物,如黑芝麻、红枣、猪肝、藕、胡萝卜、桂圆肉、黑豆、黑木耳、乌鸡、红糖等。 渤海早报记者许浩。

    (责任编辑:编辑102)

    推荐 标签 关键词

    动态信息

    友情链接